李浩

李浩

随笔小亭

从物业费选择看出每个人想法有很大差异

人是一个多样性的物种,每个人的想法都不一样,即便是面对一件看似毋庸置疑的观点上,任何观点、看法严格上都是片面的,只是片面所覆盖的人群大小有所差异,覆盖人群足够大就变成通识观点,覆盖人群就是小众意见。 在响应国家号召,减轻居民生活压力的政策下,小区物业发起了新的物业费投票活动,原物业费用3.2元每平米,新的物业选项有两个,2.4元每平米和2.6元每平米,当见到这两个投票选项时,我第一反应是莫名其妙,物业特意弄出两个不同价格,不就是让我们选择低的价格,而让我们觉得已经是最低物业费用了,我不满物业为什么没有更低的价格选项。当然我最后投票给了2.4元,并且认为这是全部邻居的唯一选项了,不会还有人会傻到去选择更高的费用吧。 在我如此理所当然的想法时,小区群里也在讨论此事,有邻居却发出了与我完全相反的观点,他说邻居们应该都会选择2.6元每平米的吧,那一刻我无比惊讶,我的毋庸置疑与他的理所当然完全是相反选项,我问为什么他会是这个选择,他说更高的价格肯定会是更好的服务,并且只有2毛钱的差别,多一点点钱换来更好的服务是值得的。这个观点我从来没有考虑过,之前也不会有人会这么想。 教员在《反对本本主义

By 李浩

随笔小亭

于具体工作中得道

世间道理千千万万,说出来的不一定是真懂,有些你认为你懂了,其实没根本没懂,怎么才算懂了,通过实践践行过、验证过的道理,才算真懂。只有真正上过山的人,才有资格说山上的风景没意思,只有拿起过,才能谈放下。 因此,要得道,就得去践行,哪怕是盯着竹子去格。 会发现,不同领域的高手,在认知的道上都到了一个相同的水平,虽然从事的具体事项会有差异,但一路披荆斩棘遇到的问题几乎都相似,道是一样的,都会遇到专业知识的攻克、团队管理、客户关系维护、江湖手段、利益相争、团结友爱等,从嫩头青到老手,一路在认知、心智、能力上都是要一点点突破,其中路程,只有自己回顾时,方知个中滋味。 最重要的是,投入到具体的事中,去积极的解决问题,解决完一个接着下一个,直至把事情做成,成事的次数多了,自然就蜕变了。 万千道理,其实都蕴藏在每件事中,靠个人去汲取,这才是真正的“事上见”,见大道。 不要在外围迷茫,不知道做什么,

By 李浩

随笔小亭

稳定自洽的生活是回味无穷的幸福

现在回想,去年最幸福的一段时间,应该是五六月份,那段时间每天都十一点前睡觉,早上七点起床,然后自己做个早餐,看会书,阳台坐一会,再去上班,到了公司来杯咖啡,投入工作,中午吃饭、看书,再休息二十分钟,下午忙一阵子,晚上回得早还可以自己做个饭,再运动一会,泡个茶喝,玩会手机,再看会书就去睡觉。日复一日,稳定而恬淡。 工作中突然来的酒局、出差就会打破这个规律,从睡眠开始击破,好久缓不过来,整年也只有那两个月是最舒服的,其他时段总有被打断节奏的破事。 以前不大懂香港电影中,每天早上出门一定要去固定一家茶餐厅去吃早餐,这样的桥段年少的人是不会懂的,是没有能力品味平淡生活的滋味的,需要经过年龄的增长,阅历的增加,挫折的打磨,方能体味。 人只有在生病时,才会切身的感受到,健康就已经是一种幸福了,会无比怀念健康时的日子。 人只有在无比忙碌的间隙中,才会无比回味,规律自洽的生活。 成都有一间一元茶馆,是一个聋哑大爷经营,开了几十年,早上四五点就开门烧水,一批固定的顾客陆陆续续的到来,如约而至,每人都拿着自己的茶杯,

By 李浩

随笔小亭

企业数字化进程还有很大进步空间

今日在公司报销上次差旅费,发现提报系统又改版了,整整花了两个多小时,才把一个报销弄完,提单、打印、贴票,还有各种证明,中途整的全身冒汗,火冒三丈,身在一个互联网公司,而且有办公领域业务,这么多年来,出差报销的流程还是如此繁琐,深感诧异,深感愤怒,也略有无奈。 中途有考虑过是不是自己的问题,但我也是经常走这个流程的了,基本上每两个月都会有一次报销,应该说是一个较为了,依然还是有如此高的操作成本,这些浪费的人工时间,对公司来说,是一个挺大的浪费,着实是有些不值当。 回想起来,最大的问题出在哪里呢,也待过效率很高的企业,差别主要在以下: 一,形式上,高效企业只需要电子票据就能完成整个流程,而不需要再贴纸质票据。 二,材料上,高效企业只需要简单的单据,而无需十分繁琐的各种证明。 三,内核上,高效企业对员工会有更强的信任感,在一定金额范围内,会更多的相信员工,尽量使流程简化。 在某种程度上,其实是一家公司的格局,是这家公司掌舵者的格局问题,对待员工是选择相信还是提防,是怕被部分投机者窃取利益,还是更珍视高效节省的人力成本。

By 李浩

随笔小亭

电视看进去了都挺好看的

周末在家选了一个电视剧,最初几集状态游离,后续逐步进入剧情,越看越有意思,简直停不下来。这样的感受,不止一次,很多电视,只要坚持看一阵子,就会上瘾。 原因何在,初期没有入戏,是对故事剧情,人物关系都不了解,信息突兀也不完整,理解起来较为困难,云里雾里的。随着剧情推进,迷雾逐渐打开,对剧情的把控能力提升,可以跟着剧中人物同喜同悲了。关键点,还是在于熟悉了。若是一致都在晕头转向,恐怕谁也不会坚持看下去。

By 李浩

认知客厅

不要打断别人的讲话

在沟通的过程中,有两种很不好的行为,是很不礼貌的,会让沟通者顿感不适。 第一种是不能耐心倾听,只顾自己说爽了,在听别人表达时,无法真诚倾听,或拿起手机、或肢体动作过多,内心对诉说者的不在意,并且十分显性的表现了出来。倾听是一种能力,需要耐心、需要度量、需要修养,即便是对话的内容、沟通的人实在无趣,也需要保持涵养,巧妙的结束话题,保持双方的体面,这也是一种善良。 第二种是喜欢打断别人的讲话。在对方还未完全将全部意思表达完,就做出武断的判断,本能的去打断,在朋友相处间、夫妻间、父母与儿女沟通中,都是非常普遍的现象。这是一种自私的行为,是一种直接的冒犯,是一种轻视。不打断别人的讲话,是一种需要培养、纠正的习惯。 好好说话,好好倾听,成为一个有度量,有涵养的人,是每个人终身都需要时时去自省的。

By 李浩

认知客厅

每天每周每月每年乃至一生完成一件事

手机每天都在身边,信息已经爆炸的今天,留给自己的专注的一段时间很少,越多的信息带来更强的信息焦虑,越是焦虑越是贪婪的获取,繁杂琐碎的信息不断的对专注进行打扰,大脑跟操作系统一样,不停的在不同进程间进行切换,一下干这,一下干那,一天忙下来,回头一看,啥也没干成。 这是必须认知到,必须付诸行动去打破的。 首先要认识到,信息多是无用的,信息不等同于知识,更不等同于智慧,错过一些八卦,错过一些新闻,晚回复些消息,都是没有关系的,你不会与世界脱节,有了这个认知后,就去矫正行为。后续当手机消息来了,不用第一时间去看,不需要在每日起床时,一有空闲时,就拿起手机,生怕自己空闲,要学会享受无聊,在无聊的片刻,成为环境的观察者,成为自然的感受者。 给自己做完信息减法之后,在做事情时,根据事情的优先级,一件事情一件事情的干,专注于当前干的这件,如果这件事情没有完全做完,后续的事情就往后推移,没有关系的,等第一件事情完全做完了,再来开启第二件。 事情虽多,一天能完成一件就很好了,如果这件事情复杂度较高,那就一周完成一件就可以了,

By 李浩

毛选书房

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

政治家是教员的一个身份,在这个身份上,教员对于社会的总体把控和分析,体现出来极强的专业性。开篇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,将中国社会各阶级划分为来地主阶级、买办阶级、中产阶级、小资产阶级、半无产阶级、无产阶级和游民无产者,并阐述了每个阶级的形成背景,所代表的人群,群体量级,所关心的核心利益,阶级特点,做了清晰的描述,在教员心中,是一个完整框架,而不是零散的信息,此时教员32岁,可以看出分析问题已经很全面了。 之所以会对全中国人民阶级分析,是为了革命。弄清楚,谁是我们的敌人,谁是我们的朋友,从而团结真正的朋友,去攻击真正的敌人,以往的革命不成功,就是没有做好这一点。 最后给出确切的结论,勾结帝国主义的军阀、官僚、买办阶级、大地主阶级是我们的敌人,工业无产阶级是革命的领导力量,半无产阶级、小资产阶级,是最接近的朋友,摇摆不定的中产阶级,其右翼可能是我们的敌人,其左翼可能是我们的朋友,但也需要提防。 全片思路清晰,言辞简洁明了,分析全面,最后给出确切的结论,毫无拖泥带水。看得出来,

By 李浩

毛选书房

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

此篇初衷是发现了在党内出现了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,对于执政党的正确路线,妨碍极大。若不彻底纠正,则中国伟大革命斗争给予红军第四军的任务,是必然负担不起来的。开篇清楚的交代了背景。 此种非无产阶级思想是如何形成的呢,有两个原因: 一,党的组织成分,大部分是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。 二,党的领导机关对此种不正确思想的斗争不够坚决。 有哪些不正确的思想呢。 一,单纯军事观点。没有正确理解军事只是完成政治任务的工具之一,认为打仗只是打仗,而不清楚打仗只是为了宣传群众、组织群众、武装群众,是为了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。还有一些本位主义、盲动主义、机会主义的思想,这些思想的来源主要是政治水平低,缺乏教育。纠正的方法,重点也是要抓政治教育,抓紧政治训练。 二,极端民主化。所谓极端民主化,就是处处想体现民主,“先交由下级讨论,再由上级决议”,它的危险在于损伤以致破坏党的组织,削弱党的战斗力,以致革命失败。这里并没有对为什么产生这样的结果进行详细论述,低效、情绪裹挟是比较容易想到的。此思想的来源,是小资产阶级的自由散漫性。纠正的方式,先从认知上、理论上对此种思想进行铲除,在组织上,党的领导机关要有

By 李浩

毛选书房

星星之火可以燎原

此篇的目在于纠正党内部分同志不相信革命高潮会快速到来的认识,认为是可能会到来、会不可避免的到来、会慢慢到来,因此采取了在福建、广东、江西三个边界区域打游击,想持续此种取巧的方式。而逃避建立红色政权的艰苦方式。 有此种不坚定的想法,本质还是对形势的认知不到位,对中国革命的实情认知不清晰。 中国是一个许多帝国主义互相争夺的半殖民地,存在长期混战,才会在夹缝中生长出一个个小块红色工农政权,在无产阶级带领下,有计划的建设根据地政权,深入土地革命,政权发展是波浪式地向前扩大的,树立全国革命信仰, 对于革命,不能犯盲动主义错误,也不要犯主观主义错误,小瞧反动力量或夸大反动力量都是不对的。 中国革命力量弱,但中国反革命力量同样也弱,不能完全照搬西欧的情况。 断定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,但马克思主义者不是算命先生,没法确切的指出某月某日,而是遥远海岸看到船上的桅杆、东方已见光芒四射的一轮朝日。

By 李浩

毛选书房

反对本本主义

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。光靠书本上的理论、空话来做判断,只会误导革命,做出误判。 调查本身就是解决问题。你不了解一件事情,那就去了解,去调查,调查多了也就了解了,信息多了思绪就理清了,也就知道如何解决了。这正应证了那句,能把问题描述清楚,已经解决了一半了。调查就像“十月怀胎”,解决问题就像“一朝分娩”。 反对本本主义,说的是尽信书不如不读书,书里写的教条无法完全解决现实问题,书中的内容也不一定是对的。如何纠正本本主义呢,去向实际情况做调查。 没有调查就做工作指导,不是投机主义,就是盲动主义,是没有根据的,是主观的。 调查在革命时期,就是要了解社会的组成,以便更好的团队能团队的同志,去做革命。在不同社会时期、不同业务部门,调查对象和信息不同,但都是为了目标服务。 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,海外事业的成功要看海外事业部同志了解海外情况。 调查也有技巧,人数、受访者、问题等都是要提前考虑好,但是最重要的。 一,要亲自上阵,亲自进行调查,与单靠书面报告,二者不是一回事。

By 李浩